【Tac. Dog】選購抗彈板的三個思考 — 威脅等級、重量與成本

Hey! I'm Yeti
Jul 26, 2023

--

圖片來源:聯合新聞網

炎熱的七月初,國防部的單兵個裝弊端也讓軍事圈一樣炎熱。

知名YT山姆小叔與新北議員林秉宥在美國靶場,以實彈測試國軍公發號稱NIJ III級抗彈板,結果雖擋下符合標準的7.62mm口徑普通彈,卻另外驗證了公發抗彈板無法對抗與解放軍5.8mm彈藥威力相近的M855鋼芯彈…

這次抗彈板事件之前,其實我自己也正在想要不要買兩張家裡放著有備無患,雖然幾年前已經除役,也可能不會是動員的第一波,但借鑑烏俄戰爭會知道動員的年紀是跟著戰情需求變動的。

不過語言苦手又不太擅長找資料的我,是不太容易找到哪些抗彈板可以應對解放軍5.8mm口徑步槍彈的資料,感謝知名YT 山姆小叔Gun & Fun 與 新北議員 林秉宥 的測試,讓我知道能應對M855 綠頭彈的威脅,是個大概的判斷基準。

新北市議員林秉宥於測試現場(圖片來源:Yahoo!!新聞)

我自己在爬文過程中,看到滿多國外軍警論壇都有提到挑選抗彈板的思考邏輯,既然必須莊敬自強了,這邊簡單整理一下與大家分享:

第一個思考點 — 你面對的主要威脅是什麼?

以這次的例子,我們預設的威脅是解放軍 5.8mm的鋼芯彈,它的威脅接近M855甚至略強。因此在挑選抗彈板時,應以對M855與M193有額外防護,NIJ 新規的RF2級為底線向上選購。所以很顯然這次國防部在規劃個裝時並沒有考慮對岸的威脅現況。

各級抗彈板與對應威脅關係(圖片來源:HUDI’s Tactical)

這裡也附註一下,在我查到的資料中III+級並不是NIJ官方的評級,而是業者標示來說明自家產品對特定但種有加強防護之意。

所以某專家在新聞採訪中表示「以色列國防軍的III+其實與國軍的III級」這種說法,有點像是業務課程常教的「選擇性告知」手段,告訴你它們是同一級別,但不告訴你III+級有額外防護。

另外有些抗彈板會標示III級/IV級(ICW),代表這件產品在搭配軟質抗彈板(ICW)時可以達到IV的標準,而單穿僅有III級。

公發抗彈板需軟板+硬板+緩衝層才有符合規範之防護力,直接標示III級是否屬產品表示不實呢?

(所以這次205廠的產品需軟+硬+內襯才能到III級,那實際上單硬板到底是幾級呢?)

第二個思考點 — 重量 與 第三個思考點 — 成本

多數文章都以重量作為標題,不過整理過後我認為比較像是你的「使用情境」是什麼?

例如有文章提到,假設你對作戰的想定需要經常移動、轉移陣地或是近距離的城鎮戰,那麼你該選擇單價較高、但重量較輕的IV級版。

AR500屬效果不錯的抗彈產品,不過本體為鋼材使之重量較重(圖片來源:YouTube)

反之,如果你的不太需要經常移動,也許是陣地防禦的任務,那麼較重的鋼材抗彈板是可以考慮的產品,因為他也夠便宜。通常使用的材料越輕產品售價也就越貴,而越便宜的產品相對也會越重。

國防部對本土防衛戰的想定,是否有誤解?

這次國防部與某學者接受採訪時,再三表明現代戰爭接戰距離90%在175公尺外,這點也讓我有點矇,「咦?好像跟記憶中的不一樣?」於是快速閱讀了一下相關文獻…

以中國網路資料,目前解放軍的攻台想定,以90%的城鎮戰為主。文中與美軍對城鎮戰的研究數據有志一同,都提到一下數據:

「90%的機率步兵需在可清楚識別敵我的50公尺或更近的距離接戰,僅有5%不到的目標會出現在100公尺外」

第二次法魯賈戰役,美軍在大型城鎮中逐屋搜索(圖片來源:青年日報)

俯瞰最可能發生戰事的北北基桃,海岸線登陸後不需太多的時間隨即會進入人口稠密的城鎮區,確實符合解放軍想定。假使我國現役、後備部隊需要在稠密區接站,那麼個人裝備防護是急待重新檢視的項目。

(本文原刊登於戰術狗粉專,特別感謝山姆小叔指導,本段落原對5.8mm與M855威力,以及對應抗彈板級別描述有誤,已調整。)

--

--

Hey! I'm Yeti

Yeti Chen // 《CoUP小老闆智酷》創辦人|教育產業觀察者。線上線下教育產業遊走多年, 平日熱愛走走跳跳,上山下海拍拍照,並與大家分享自己的觀點。想找我嗎?請洽:okcomputer510@gmail.com